
在20世紀初,國外一些前衛的藝術家將鋼材用于雕塑創作。由于鋼鐵銹蝕是材料自身的一種自然狀態,十分符合藝術表達的真實性原則,久而久之,鋼材成為現代景觀造型藝術設計的材料之一。普通的鋼鐵生銹之后,會逐漸腐蝕老化直至破損,而耐候鋼的出現使得設計師有機會在造型藝術創作中充分利用鋼鐵的銹蝕形態進行表達。曾對這一材料在風景園林設計實踐中的應用做過不少研究的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博士崔慶偉說,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材料的選擇受到諸如項目屬性、場地條件、設計師偏好、造價用量等多種條件的影響。而從材料本體出發,每種材料語言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與精神內涵。銹蝕鋼鐵在不同類型的設計語境中常被冠以工業時代的代名詞、時間概念的視覺表達以及科技與文化創意的標簽等設計語匯,而被大量應用。
所謂耐候鋼板,即耐大氣腐蝕鋼,是介于普通鋼和不銹鋼之間的低合金鋼系列,耐候鋼由普碳鋼添加少量銅、鎳等耐腐蝕元素而成,具有優質鋼的強韌、塑延、成型、焊割、磨蝕、高溫、抗疲勞等特性;耐候性為普碳鋼的2~8倍,涂裝性為普碳鋼的1.5~10倍。同時,它具有耐銹,使構件抗腐蝕延壽、減薄降耗,省工節能等特點。
在20世紀初,國外一些前衛的藝術家將鋼材用于雕塑創作。由于鋼鐵銹蝕是材料自身的一種自然狀態,十分符合藝術表達的真實性原則,久而久之,鋼材成為現代景觀造型藝術設計的材料之一。銹蝕鋼鐵在不同類型的設計語境中常被冠以“工業時代的代名詞”、“時間概念的視覺表達”以及“科技與文化創意的標簽”等設計語匯,而被大量應用。
工業時代的代名詞生銹鋼鐵作為工業時代的縮影,在西方一些舊工廠改造項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沒在1970年的西雅圖煤氣公園中銹蝕的工業器械被原貌保留提供一種獨特的工業審美和文化記憶功能,在在北杜伊斯堡風景園中彼得拉茨則利用廢棄的鋼鐵塑造出迷人的金屬廣場。此外生銹器械相似的形態特征,表面銹蝕的鋼板材料便被作為工業時代的名詞加以利用,例如紐約新建的高線公園,科納不僅保留銹蝕的鐵軌,而且利用塑造的鋼板作為種植池的側壁擋板以及入口臺階處的擋板材料以暗示公約的工業歷史。